阿里云何以踩剎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藍莓財經

在去年12月30日,榮耀CEO趙明發布新年致辭時提到;“面對全球高端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們要在全新的高端旗艦手機上構築起影像、通信、安全、智慧化的領先能力,並在摺疊屏領域打造絕對優勢,引領未來交互變革,全面推動摺疊屏進入主力機時代。”

時人不識雲服務,直待凌雲始道高。

過去十年,雲服務已經證明自己絕對不是“新瓶裝舊酒”的套路,而是代表着全新的生產力,其中國內玩家光環效應最顯著的無疑是阿里雲。

2009 年1月,阿里軟件在江蘇南京建立首個“电子商務雲計算中心”,雲服務開始在國內互聯網企業中生根發芽。而在今天,從市場份額以及行業影響層面上來看,阿里雲其實稱得上是國內雲服務的領軍者和開拓者。

然而如今,就是這樣一位行業的翹楚似乎是在發展上似乎是遇到了一些問題。

01紅利消失下陣痛難免:阿里雲如何尋求新的增長點?

企業的身後永遠不乏替代者,尤其是在一個不確定的、巨變的商業環境當中,如何保持自我驅動下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其中的關鍵,尤其是對於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而言尤為如此。

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現在很少再見有人提BAT的稱號了,新科技和新環境很容易造就新的獨角獸甚至巨頭,所以企業必須防患於未然,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回顧阿里雲的發展過程,印象中,過去廉價的存儲和充足的計算能力是阿里產業互聯網崛起的關鍵驅動因素,通過提供的雲存儲、大數據和大計算功能,加速企業的数字化進程,讓雲服務充當連接設備和企業物聯網的最大推動力。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最近幾年阿里雲雖然依舊佔據領先的市場份額,但其增長乏力似乎也是外界對它的一種認知。

據公開資料显示,2018—2021年以來,阿里雲的年增速一路下滑,分別為84.48%、63.15%、50.26%、23.13%,而2022年三季度,增速分別為12%、10%、4%。

尤其是2021年,不少評論文章也提到了,由於字節跳動的國際業務逐漸不採用阿里的海外雲服務,以及雙減政策在線教育需求明顯下降。阿里雲似乎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在一些行業觀察人員看來,過去阿里雲發展給人的印象似乎是依託於自己的業務優勢特徵。

在雲服務業務獨立發展早期,阿里雲的客戶來源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阿里自家生態的企業,盟友就是潛在客戶。也就是說,雲服務業務算得上是阿里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生態布局的一種衍生品。

然而,如今的雲計算市場似乎不再是之前的市場,資源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就獲得了。

關於企業級市場競爭,其實和消費互聯網一般都是對資源的爭奪。管理學教授肖知興曾經說過:“一些互聯網企業慢慢從價值創造走向資源佔有,甚至走向權力尋租。究其原因,在於中國的互聯網本質上不是向上競爭,而是向下競爭(Race to the bottom)。”很多時候,競爭的本質其實就是如此。

雲計算髮展到現在同樣也是圍繞商業資源展開競爭,從價值創造走向資源佔有,客戶資源其實是個存量市場,阿里自家生態的資源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可市場不只是阿里系。正如雷·庫茲韋爾著作《奇點臨近》序言中提到的那樣,傳統IT正在走向資源化,即計算可以像水、電一樣被資源化,這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既然是水電煤了,自然不是部分領域上雲,未來千行百業其實都將擁抱雲服務。然而即便強大如阿里,要想什麼行業都做好似乎也是件不可能的事,畢竟一家企業的優勢和精力總是有限的。

雲服務實際上是通過雲服務將傳統產業的數據和系統進行升級,而任何一個產業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產業鏈,它實際上不是一個單獨的問題,是一個產業整個生態系統的問題。為組織提供動力就是要從多個環節入手,只有這樣,產業價值鏈才能實現升級的【鏈式效應】,這是“雲計劃”成功與否的關鍵,從金融到農業、從交通到醫療、從政府到媒體都受制於這一真理。

因為需要弄懂的東西太多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成熟的企業服務巨頭皆是歷經十數年的磨礪才能脫穎而出。

從競爭角度來看,一邊是阿里雲的增速放緩,而另一邊中國電信的天翼雲、中國移動的移動雲收入卻仍然在高舉高打地發展着。此外,百度智能雲、金山雲、京東雲、浪潮雲等一眾廠商也在緊盯着排在前面的阿里雲。

激烈的行業競爭,造成的後果或許就是價格戰的愈演愈烈。雲計算的價值從某種程度上主要來源於大規模的IDC基礎設施,但現在其實在技術層面差距其實並不是特別大,硬件資源型的雲產品如今同質化嚴重,雲計算廠商所推出的雲產品功能差異不大,導致價格戰愈演愈烈。

而談到技術層面,現在的阿里雲現在似乎也並不是特別的讓人放心。

總是為了廚餘煩惱嗎?雅高環保提供最適用的廚餘機,滿足多樣需求。把原有貨櫃屋改裝成任何尺寸大小及多咖貨櫃合併。空壓機這裡買最划算!優質快速服務、空壓機合理價格。精緻包裝茶葉罐,也能撐場面!示波器探測執行效能最佳化的8大秘訣;臭氧機的滅菌效果如何?(全省)堆高機租賃保養一覽表,由簡易堆高機修改而成,無需現場施工,交機即可使用!哪裡買的到省力省空間,方便攜帶的購物推車。客製專屬滑鼠墊、可愛造型L夾L型資料夾、透明證件套、手提袋,專業印刷設計廠商!二手貨櫃屋已普遍被應用於展場活動、居家住宅、工業商辦上。掌握產品行銷策略,帶你認識商品包裝設計基本要素。各種精緻鐵盒包裝茶葉罐、禮品罐,增加商品收藏及實用性。 Peel Force Tester,協助客戶導入半導體設備、工業型機械手臂以提高產能及加工技術,工業型無線充電裝置、精密加工元件;噴霧式乾燥機

2022年12月18日,阿里雲香港可用區就突然發生大規模服務中斷事故,導致使用阿里雲香港服務器資源的香港廉價航空公司、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OKX(歐易)等大量公司,甚至澳門金融管理局等多個政府部門網站癱瘓。而有媒體也報道稱,不少阿里雲用戶在社交媒體公開透露,其實阿里雲服務器的停擺時間已經超過了24小時。

如此長時間的中斷,不得不說,這對於阿里雲的品牌認知技術認知會是一種傷害。

從市場角度來看,零售、互聯網行業的上雲市場已經被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分食得差不多了。而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政務雲、金融雲成為新的市場增量,在這一方面阿里似乎並沒有特別突出的領先優勢。反觀一些運營商雲以及一直都深耕政務服務的華為看起來優勢可能會明顯一些。

看得出來,阿里雲快速發展的紅利期給人的感覺似乎是過去了,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市場競爭,如何塑造自己新的核心競爭力成為阿里雲發展的當務之急。

02一體化大勢所趨:新戰場下阿里雲實力幾何?

毫無疑問,阿里雲在整個阿里未來發展布局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評論人士認為應該是阿里的“第二增長曲線”。

更重要的,現在的阿里雲已經由張勇親自掛帥了。

只不過張勇掛帥的名頭雖然很響,掌門人親自掛帥看起來阿里系資源也會毫無保留地給予阿里雲,可即便如此就能換來自己想要的結果嗎?如今看來似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方面,数字化“底座”爭奪戰優勢並不明顯。

企業發展戰略一直都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

很早之前曾經的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說過“阿里雲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但後來釘卻釘加入到阿里雲智能事業群,自此,阿里的雲業務包括了阿里雲和釘釘。

如今看來,在“雲釘一體”戰略下,釘釘將開放更多底層能力,協助阿里雲完成生態構建。現在,包括e簽寶等產品在內的数字化工具紛紛被納入釘釘生態系統中。現在的釘釘,更像是一個工具箱,聚合著各類数字化工具,為企業級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

張勇曾說過,阿里對雲業務未來的投資布局有兩個重點,一個是進一步加強自研技術的研發,第二是繼續增加生態系統的力量,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加入生態系統共同服務好客戶。

為什麼這麼重視生態?答案是想要釘釘做数字化時代的“底座”。

在筆者看來,就像PC互聯網,瀏覽器作為“入口”整合各類網站的鏈接。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寶、微信、美團等APP成為消費互聯網各類服務的入口。現在的感覺釘釘也是被寄予希望,成為企業服務的聚合入口。然而,目前在to B領域除了釘釘,還有藍凌、用友,以及各行各業自己的数字化OA系統。可是釘釘似乎沒有支付寶那樣的影響力和不可或缺,它所面臨的競爭其實還有很多。

另一方面,政務雲市場阿里雲優勢似乎也不復過去。

從當下最火熱的政務雲市場角度來看,近日IDC發布《中國智慧城市數據跟蹤報告 2022 H1》報告華為雲在政務雲整體市場繼續保持第一,持續擴大政務雲市場領先優勢。此外,華為雲還在政務雲基礎設施和政務專屬雲基礎設施等多個細分市場中位居第一。

如今,“一中心”“一張網”“一朵雲”的發展邏輯越來越成為很多城市数字化所認可的路徑。一體化,是區域政務的趨勢,也是產業生態的趨勢。目前看來,在政務市場會逐漸顯露出大者恆大、強者恆強的發展態勢,而華為雲似乎表現得比阿里雲更優秀。

雲服務的競爭考驗的其實是整個業務資質、政府資源、技術實力、生態建設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在政務雲市場,阿里究竟還能不能同華為雲展開競爭呢?這一點我們不得而知,只不過想來應該很難很難。

而在政務領域,出於安全角度考慮,更多會採用三大運營商的國資雲、華為雲,而阿里雲之前被媒體曝出瞞報漏洞這一事件讓人印象深刻。據多家媒體此前報道,阿里雲發現開源社區軟件Apache存在高危漏洞,於是選擇第一時間上報給了美企apache,但卻沒有第一時間向我國的工信部進行報備。針對此事,工信部以示懲罰,終止與阿里合作6個月。

不得不說,這一事件可能對其品牌形象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或許也會影響其政務市場層面的拓展。

雲計算江湖,似乎真的已經不一樣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一過程中,市場環境改變倒逼着整個生態環境也在改變,玩家們或許也需要不斷重組和進化着自己的基因。

換帥可能有時候是為了調整思路布局新的發展戰略。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事情不是換個帥接手就能推動的,戰略調整、組織架構調整有時候很難立竿見影,畢竟阿里雲體量這麼大,船大難掉頭的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明白。未來,阿里雲到底能否重振雄風,我們只能把答案交給時間了。

https://www.tmtpost.com/640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