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行業一級市場投融資回顧與展望
- 2023-08-30
- 85 次閱讀
- 來源:能源雜誌
<!–
–>
PART 01
2020年以來儲能行業公司一級市場融資總體情況
隨着我國電力系統的結構化轉型,儲能尤其是新型儲能迎來了絕佳的歷史發展機遇。以2021年4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為啟動標誌,近兩年我國儲能行業發展可謂突飛猛進,日新月異。
據中關村儲能聯盟統計,2022年全年併網新型儲能規模達到7.3GW/15.9GWh,同比增長230%。新型儲能累計裝機已達13.1GW/27.1GWh。按此發展勢頭,十四五后三年每年新增新型儲能裝機均將超過12GW,預計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將超過40GW,2030年新型儲能裝機可達150GW。
從各類儲能技術市場佔比看,鋰離子電池仍以超過90%的滲透率佔據絕對統治地位,而其他新型儲能技術,如: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重力儲能、超級電容、飛輪儲能也在這一兩年紛紛嶄露頭角,獲得市場訂單。
儲能市場的火爆也快速直接地反映在資本市場當中,據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過去三年(2020—2023Q1)在一級市場融資的儲能企業多達124家,總融資金額高達405億元,參與的投資機構523家。本篇文章,我們對收集整理的儲能公司一級市場股權融資信息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希望為參與儲能市場投融資的企業辨明方向,提供一些參考與建議。
圖1 儲能近三年投融資概況
從投融資事件數量看,2020至2022三年複合增長率接近40%,2023年僅Q1就發生57次融資事件,接近2021年全年。
從融資額看,2021年披露的投融資額超過200億,比2020年增長約20倍,印證了其新型儲能爆發元年的地位。2022年的披露融資額相對較少,主要是因為在統計到的76次融資事件中有超半數未披露具體融資額,反映了過去一年投資方和融資方相對不張揚的心態。2023年Q1,披露的投融資額達95.6億,約為2021年的一半,2023年四月份更有多家融資額超10億的事件發生,反映出了儲能一級投資市場愈加火爆的發展態勢。
圖2 三年披露投融資額和投融資事件變化
PART 02
投融資數據分析
從被投公司所在地域看,廣東省是儲能相關公司最多且融資最為活躍的地方,過去三年共有31家公司在一級市場進行了融資。江蘇、上海、浙江在2到5位里佔據3席,凸顯了長三角地區的技術、產業和資金優勢。北京由於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以及國家級的基金等投資機構聚集,以11家的數量佔據榜單第四。除上述主要省份外,江西、四川、陝西、福建、山東和安徽都有3家或3家以上的儲能公司進行了融資。前10名省份的儲能公司佔比超過50%。
圖3 儲能融資公司地域分佈
從融資事件額度的分佈看,更多的融資發生在3000萬至1億和1億至3億的中早期區間,合併佔比超過70%,這也與方興未艾的新型儲能市場發展階段相匹配。低於3000萬融資額的早期投資階段有很多未披露信息,優秀項目尚未到盡人皆知,尋找大額投資的階段,在本統計中總體佔比較少。2021到2022年融資超過3個億的事件多是鋰電產業鏈公司,得益於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些已有技術和產能積累的公司在發力儲能市場后也展現了優勢。
圖4 融資額度分佈
在所統計的124家儲能科技公司中,有37家直接或間接的披露了最新輪次融資的估值。其中估值在1億至10億和10億至100億區間的公司數量最多,均為14家。估值小於1億的公司有7家,大於100億的兩家。這種分佈與前述融資額的分佈相當一致,反映了儲能公司主要處於中早期的特點。
圖5 公司估值分佈
受電動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引領和驅動,在本次統計100餘家儲能公司中有82家屬於鋰電產業鏈。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從事鋰電池研發製造和各類系統集成的企業,分別為17家和15家。這些企業不僅數量多,相對估值水平也較高,融資多用於研發下一代產品和擴大產能。反映了資本對於電動車和儲能行業持續增長的信心。鋰電池上下游產業鏈中,鋰礦和碳酸鋰加工有8家企業獲得投資,說明投資者對於鋰資源盈利水平的樂觀態度。
正負極材料、隔膜及輔材是支撐產能和性能提升的核心,投融資也較為活躍。由於電池系統管理的複雜性和技術壁壘,專門從事各類電池管理系統研發生產的企業也有一定數量。鋰電池回收再利用市場規模會隨着電池裝機使用量提升而逐步擴大,加之鋰礦資源的漲價預期,提前布局電池回收的企業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圖6 鋰電產業鏈融資公司數量分佈
相對於鋰離子電池,包括氫能在內的其他儲能技術尚處於發展早期,過去三年的融資公司數量遠小於鋰電,共計34家。其中氫能產業鏈共14家,主要集中在氫燃料電池行業。
受前兩年鋰礦價格持續高漲的影響,鈉離子電池受到了資本的特別關注,共有14家鈉電池研發製造企業在過去三年獲得投資。但由於技術成熟度的原因,至今沒有能夠量產並穩定出貨的鈉電池企業,加之鋰礦價格開始進入下行區間,如果鈉電池企業一年之內再不能量產出貨,並通過高性價比搶佔市場,鈉電池產業的前景令人擔心。
對於其他新型儲能技術,壓縮空氣和液流電池是近期發展最快的兩項技術,無論從技術本身、項目訂單還是公司投融資都印證了這一點。儲熱和飛輪儲能以及其他儲能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融資公司數量較少。
圖6 其他儲能技術領域
PART 03
主要投資機構
在我們統計的124個公司投資案例中,共有523家投資機構參與了投資。前十位活躍的投資機構分別為中科創星、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紅杉中國、峰和資本、美錦能源、深創投、高瓴創投、國投招商、國中資本和九智投資。
屏東借錢。感應門神,推薦沙發修理,老師傅的專業手工!測試專家告訴你如何好好使用示波器。大阪包車好的茗茶,更需要密封性高的茶葉罐,才能留住香氣!屏東借款!如何利用一般常見的「L型資料夾」真空封口機該不該買?使用心得分享!專業客製化禮物、贈品設計,辦公用品常見【L夾】搖身一變大受好評!日本包車台灣護照代辦申辦工作天及價錢!空壓機合理價格為您解決工作中需要。貨櫃屋,結合生活理念、發揮無限的創意及時尚的設計。三個月單次觀光泰國簽證需準備哪些資料?竹北床墊推薦!總是為了廚餘煩惱嗎?雅高環保提供最適用的廚餘機,滿足多樣需求。沙發換皮省更多,延長老沙發壽命!竹北床墊工廠,賣場商品防竊是怎麼做的?為什麼辦理台胞證需要護照正本?屏東軍公教借款各家評價及利息一覽表。東京包車。三洋服務站全台據點。哪裡買的到省力省空間,方便攜帶的購物推車
下圖為前50家儲能領域投資機構的熱力圖。綜合對500餘家投資機構的綜合分析,有三類投資機構在儲能領域最為活躍:一是背靠優秀科研資源,以轉化自身和外部科技成果為主要目標的投資平台;二是本身有較強產業背景,能夠與儲能產業協同發展併為之賦能的產業資本;三是前期參與過電動汽車或其他相關產業投資,對儲能行業的發展有提前預判的資本。
圖7 儲能領域活躍投資機構
PART 04
近期典型儲能公司融資案例
海辰儲能
成立於2019年的“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辰儲能”),並非是由動力電池轉場電力儲能領域的玩家,而是自成立之初就瞄準電力儲能市場的“專業选手”,因此更具代表性。
海辰儲能以電力儲能專用電芯研發製造為基礎,主打低成本、高性能、零衰減。除成立之初的首輪融資外,其A輪及A+輪融資分別發生在2021年6月和2022年1月,投資方包括大公資本、前海眾創、邁為股份、方略資本和博潤資本等,融資額數億元人民幣。其B輪融資完成於2022年11月,融資額20億,估值過百億,投資機構包括農銀國際、建信股權、經緯創投、峰和資本等。
獲得資本關注的同時,2022年海辰儲能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其年度儲能電池出貨量達到5GWh,位列全球市場第6。當前海辰儲能希望通過進一步融資來快速擴大產能,目標2023年出貨較2022年增長500%,2024年產能達到100GWh。
據悉,當前海辰儲能估值已超過250億元人民幣,最快將於2024年上市。海辰儲能短短三年時間能有這樣的發展速度,離不開其自身積累和努力、儲能市場整體快速發展和資本的助力。但面對諸多動力電池大佬更為關注和發力電力儲能市場的形勢,其未來業績能否實現,還需拭目以待。
大連融科
鋰電池雖然仍是當前儲能市場上的絕對霸主,但出於對其安全性、儲能時長和成本的擔心,“液流電池”這一本質安全且更加適用於大規模和長時儲能的電化學儲能技術近幾年來也進入發展快車道。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融科”)作為液流電池行業的代表,出身自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深耕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研發15年,完成了從KW級到MW級的技術研發驗證。
儘管發展穩步,但大連融科的融資發展之路始於2021年底,基本與新型儲能發展同步。2022年初及年尾,大連融科分別完成A輪和B輪融資,估值和融資規模快速增長。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4月,大連融科完成B+輪融資10億元,由君聯資本領投,估值已達百億級。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各地陸續有幾十兆瓦至百兆瓦級的液流電池示範項目公布,但從權威機構統計看,2022年全年液流電池併網容量僅有23兆瓦。未來液流電池的業績增長,主要瞄準風光大基地的大規模長時儲能項目,能否利用“十四五”后三年同時實現快速降本(千瓦時造價由3000元降至1500元)是其市場業績能否兌現的關鍵。
除技術突破外,大連融科也在嘗試利用與電解液上游企業深度合作以及創新金融模式的方式降低成本。
中儲國能
作為物理儲能技術的代表企業,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國能”)同樣源自中科院技術團隊。依託中科院熱物理所多年的技術積累,中儲國能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實現了高效率、無補燃和不依賴自然鹽穴。2022年,中儲國能完成了張家口百兆瓦項目建設和調試、正式投入運行。
融資方面,中儲國能近三年同樣完成了三輪融資,其首輪融資發生於2020年底,融資1.2億,pre-A輪完成於2021年底,融資1.8億,最新一輪融資完成於去年5月,融資3.2億。在項目方面,中儲國能與多個國央企和地方政府簽訂了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意向協議。若能大部分落地,其市場規模相當可觀。
當然,作為新型儲能技術,壓縮空氣儲能仍需進一步提升其經濟性,尤其是不利用天然鹽穴的項目,在提升了選址靈活性的同時,提高了造價。能否長周期穩定運行和降低建設投資,是決定其未來市場規模的關鍵。
PART 05
總結與展望
綜合分析我們統計的124家儲能公司和236個融資事件,可以明顯看到:電力儲能領域投融資的突然火爆從時間上略微落後於雙碳目標宣布與風光裝機快速增長,因為這些因素是儲能市場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
動力電池企業由於技術研發和生產製造方面的提前發力,在轉型電力儲能時已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從融資事件數和金額看均領先於其他新型儲能技術。在其他技術中,鈉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融資相對更為活躍,也是因為這兩項技術同樣兼顧電力系統儲能和動力應用。
從融資案例看,純用於電力系統儲能的液流電池技術和壓縮空氣技術已經出現估值百億的公司。對標2023年前四個月科創板新上市18家公司的情況,其平均市值118億,平均募資額6.27億。很多儲能公司的估值水平已滿足科創板甚至主板上市的要求,距離實際發行只有一步之遙。預計2023年和2024年一定會有多家儲能企業進行IPO。
展望未來,中國及全球電力儲能市場保持高增長是必然的。根據預測,未來5年中國電力儲能市場將保持5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2030年相對於2022年儲能裝機增長20倍,達到150GW。對應的“十五五”期間年新增裝機20GW,市場規模上千億。
4月24日,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關於加強新型電力系統穩定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指出:“積極推進新型儲能建設。充分發揮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氫儲能、熱(冷)儲能等各類新型儲能的優勢,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提升電力系統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統綜合效率。”再一次為儲能市場的高速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2023年一季度全國用戶側電價的峰谷價差進一步拉大,山東電力現貨市場發電側出現連續21小時的負電價,以及各類電力市場化政策為儲能項目的應用場景和收益模式進一步拓寬了局面。
在市場預期良好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僅2022年新註冊成立的儲能企業就已超過萬家,儲能市場出現即成紅海。各種創業故事紛至沓來,“天才少年”、“海歸專家”、“院士團隊”、“黑科技”加上儲能本身的技術類型多元和相當的技術壁壘,讓投資機構一時難辨真偽。結合我們對已發生投融資案例的分析和近期的業務實踐經驗,我們建議投資機構還是盡量關注成立時間或技術研發時間相對較長,有一定積累和成果的標的。對所謂的外國先進技術,要學會溯源、關注證據鏈完成。資金實力雄厚的投資機構可考慮跟投近三年在儲能領域已有成功投資經驗的機構或更多的諮詢有專業背景的中介機構。
希望儲能行業公司善用資本力量,技術與市場協同良性發展。
文 | 張鵬 馮湘蒙 王敢
長城產業金融研究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https://www.inengyuan.com/kuaixun/11609.html
專業月嫂真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