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造車:綿延18年的代工轉型之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電廠,作者|嚴利婷,編輯|高宇雷

兔年春節剛過,富士康電動車業務便迎來“大動作”。

1月30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宣布,將任命前日本電產CEO、東風汽車總裁關潤Jun Seki擔任電動汽車業務首席戰略官。公開信息显示,現年61歲的關潤是一名車圈老將,加入日本電產之前,曾在日產體系內服務長達33年,深諳汽車生產、運營機制,並具備國際產業鏈管理經驗。

對此,富士康在官方聲明中表示,新的人事任命從2月1日開始生效,按照規劃,關潤加入富士康之後,將主要負責美洲、亞洲和中東的電動車業務,並向鴻海董事長兼CEO劉揚偉直接彙報。

根據電廠了解,這是2020年正式宣布下場造車以來,富士康在該領域的首個重大人事任命。2月1日,劉揚偉攜一眾高管出席新春開工儀式並對外透露,為了邀請關潤加盟,富士康頗費了一番周折,但關潤的加盟,不僅對於富士康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對整个中國台灣電動車產業也將有所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這場人事任命發布前夕,富士康造車的整體布局也已逐漸浮出水面。1月初,有媒體援引內部人士爆料稱,富士康的汽車業務主要分為三條業務線:車用“安卓”、第三代半導體及代工。隨着此次任命落地、關鍵人物正式到崗,富士康的電動車業務或將逐漸走向成熟。

耗時18年,富士康“造車”埋下3條線

作為全球代工之王,富士康垂涎汽車業務由來已久。

早在2005年,富士康就通過併購斥資3.7億拿下了安泰電業,後者為台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主要客戶包括福特、大眾、日產等汽車巨頭。由此,富士康正式切入汽車供應鏈,並在2010年進入特斯拉供應商體系,開始為特斯拉旗下電動車提供中控觸摸屏面板、連接器、覆蓋件等零部件。

根據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後來回憶,特斯拉的第一台車就是在台灣生產的。2013年,富士康拿下Model S 車内面板的部分訂單。此後,富士康進一步將服務範圍擴大至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

與此同時,富士康也開始完善產業鏈布局。2014年,富士康通過旗下子公司台灣鋰科在安徽投資20億建設鋰電池生產基地,並宣布聯手北汽共同投資研發新一代動力電池及智能系統。不過,這一時期,富士康並沒有脫離供應商的角色範疇,這條造車路徑的關鍵轉折發生在2015年3月。

當時,富士康宣布聯合騰訊、和諧汽車“互聯網+電動汽車”合作協議,並以3:3:4的比例共同出資10億成立和諧富騰。至此,富士康正式踏入整車製造領域,按照合作協議,富士康將主導汽車的生產製造,和諧汽車負責銷售與售後體系的建立,騰訊則定位車聯網系統和技術平台供應商。

這場聲勢浩大的造車活動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外界普遍猜測,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三方戰略意圖存在分歧,其中,富士康意在代工而非整車製造,而在退出和諧富騰后,富士康高管甚至還對外表示不再投資整車項目。不過,當時電動車浪潮愈演愈烈,蘋果旗下造車項目泰坦計劃也已經正式啟動。

2016年,富士康開始謀求新的出路,並斥資35以美元收購夏普,其中,包括一家半導體电子元件工廠,隨後,富士康啟動組織架構調整並成立S次集團,這就是如今第二條業務線半導體的起點。截至目前,S次集團旗下擁有京鼎、訊芯等十餘家公司,覆蓋半導體設備、芯片設計等多個領域。

對此,富士康方面曾表示,半導體是延伸電動汽車產業垂直整合策略的重要環節,未來,富士康將通過合作以及自有產能,建構從上游設計、晶圓製造、功率模組到下游應用的一條龍SiC完整生態系。

與此同時,富士康也啟動了曲線造車計劃。2020年,富士康先後與菲亞特克萊斯勒、裕隆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其中,富士康與裕隆汽車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鴻華先進,並推出模塊化純電平台“MIH”。當時,MIH平台上線之際,富士康方面就表示,未來要將其打造成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安卓”。

此外,富士康在生態鏈方面也不斷加碼。2021年,富士康與Stellaantis、日本電產分別成立合資公司布局智能座艙與汽車電機,並通過投資AutoCore.ai、碩禾电子研發自動駕駛與電池材料,而在半導體領域,富士康則收購了台灣旺宏电子旗下芯片工廠,併入股了馬來西亞芯片製造商DneX。

2022年9月,繼在中國安徽設立鋰電池生產基地之後,富士康進一步與Indika Energy成立合資公司,並在印尼生產磷酸鐵鋰電池與電動車。在此之前,富士康已與印尼電池公司Gogoro達成合作,共同研發智慧電池級交換系統。根據電廠了解,富士康還在研發固態電池,預計於2024年實現商業化。

總是為了廚餘煩惱嗎?雅高環保提供最適用的廚餘機,滿足多樣需求。把原有貨櫃屋改裝成任何尺寸大小及多咖貨櫃合併。空壓機這裡買最划算!優質快速服務、空壓機合理價格。精緻包裝茶葉罐,也能撐場面!示波器探測執行效能最佳化的8大秘訣;臭氧機的滅菌效果如何?(全省)堆高機租賃保養一覽表,由簡易堆高機修改而成,無需現場施工,交機即可使用!哪裡買的到省力省空間,方便攜帶的購物推車。客製專屬滑鼠墊、可愛造型L夾L型資料夾、透明證件套、手提袋,專業印刷設計廠商!二手貨櫃屋已普遍被應用於展場活動、居家住宅、工業商辦上。掌握產品行銷策略,帶你認識商品包裝設計基本要素。各種精緻鐵盒包裝茶葉罐、禮品罐,增加商品收藏及實用性。 Peel Force Tester,協助客戶導入半導體設備、工業型機械手臂以提高產能及加工技術,工業型無線充電裝置、精密加工元件;噴霧式乾燥機

不過,富士康的汽車代工業務卻並不順利。2021年,富士康與和諧汽車二度合作,共同推出拜騰汽車,但這次合作也最終無疾而終。隨後,富士康又與菲斯克搭上線,開始打造新品牌Fisker,並計劃在2023年Q4量產,問題是富士康產能布局不到位,一度被傳要從越南VinFast 購買生產線。

這一年,富士康為了解決產能問題,一方面與泰國PTT達成合作計劃投資20億在當地建廠,另一方面與美國新勢力Lordstown Motors接洽,計劃從後者手工買下俄亥俄州的通用舊廠。其中,富士康與Lordstown Motors的交易最終於去年5月落地,後者也由此成為富士康的首個商用車客戶。

至此,富士康的汽車布局逐步成型。2021年10月,為了繼續擴大客戶群體,富士康在鴻海科技日上發布了旗下純電品牌Foxtron,並推出了3款量產原型車,Model C/Model E/Model T。2022年,進一步推出Model B/Model V,由於命名與特斯拉重合度較高,此舉也被外界視為“碰瓷”營銷。

市場不買賬,富士康真的還差點意思?

事實上,富士康表現得如此急切的原因也不難理解。

作為全球代工之王,富士康當前賴以生存的手機業務正逐漸式微。根據Canalys發布的最新數據显示,2022年,各廠商的總出貨量不足12億部,導致全球年出貨量下降12%,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為2.97億部,同比下降幅度更達到18%。

對此,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認為,市場下滑的原因主要還是市場逐漸趨於飽和,疊加技術發展遇到瓶頸、殺手級應用越來越少、性能逐漸過剩等多重因素,導致用戶換機動力不足。即便是市場霸主蘋果也難以抵禦這種消費疲態,2022年Q4,蘋果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兩位數的下滑。

此外,由於疫情影響,蘋果也開始加速供應鏈調整以分散風險,尤其是富士康承擔蘋果高端機型的鄭州工廠產能受限之後,蘋果有意扶持和碩、立訊精密等供應商的意圖也更加明顯。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和碩與立訊精密已分別獲得了iPhone 14 Pro系列約10%的代工訂單。

富士康對此也早有心理準備。2019年,鴻海董事長兼CEO劉揚偉就曾表示,過去太依賴代工电子製造,為此,他提出了“3+3”轉型戰略。2022年12月,劉揚偉進一步表示,希望通過数字轉型、產品結構調整將公司毛利率提高到7%,再通過利潤更高的電動車業務將毛利率提高到10%以上。

對於戰略轉換,郭台銘曾表示,“汽車不過是4個輪子的iPhone,我們既然能造iPhone,為什麼就不能造電動汽車?”,而在劉揚偉看來,富士康最大的優勢是供應鏈。按照劉揚偉的說法,依託MIH開放平台及48年的製造經驗,富士康可以將電動車設計時間縮短一半,並將開發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相較於麥格納的寄售生產模式,富士康希望通過MIH開放平台,不斷吸納上下游產業鏈生態玩家,打造一個軟硬結合的模塊化開發套件,最終接管車企從開發到生產的全流程。根據電廠了解,截至目前,MIH平台接入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2400多家,其中,接近四分之一的為軟件服務商。

不過,富士康面臨的競爭不容小覷。截止目前,包括比亞迪、吉利、嵐圖、長安均已推出旗下電動車開放平台。其中,吉利SEA浩瀚架構前期投資成本超過18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已有7個品牌超過16款新車是基於浩瀚架構研發,2022年,吉利還將這一平台授權給了波蘭電動車企EMP。

外界對於富士康的代工業務存有疑慮。一方面,相較於手機代工,電動車代工在業界並沒有那麼受歡迎。其中,最顯著的態度來自特斯拉CEO馬斯克,2015年,他曾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曾直言,“與手機與智能手錶相比,汽車非常複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然後說,‘給我造輛車‘”。

另一方面,隨着麥格納等傳統廠商不斷加速轉型,電動車代工業務競爭日趨激烈。根據乘聯會的統計數據,2021年,全國乘用車總產能為4089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能已達569.5萬輛,但產能利用率卻僅為58.4%,遠低於國際主流認定的79%-83%正常區間,整體已有產能過剩的趨勢。

更重要的是,橫在富士康代工業務面前的還有資質難題。根據去年工信部發布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委託生產試點工作的通知》,採取代工模式生產電動車的前提就是,委託方與代工方均需持有相應生產資質。此前,明星創業者李一男解散公司的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自游家沒有拿到造車資質。

從產能布局來看,富士康的代工業務重心聚焦在海外。根據電廠統計,截至目前,富士康的代工客戶主要是Lordstown Motors、Monarch Tractor、INDIEV等初創公司,尚未有任何標杆性客戶。由於在汽車製造領域缺乏經驗,富士康依託MIH平台打造的Model系列原型車也並未引起太多水花。

當初,外界有觀點認為,富士康發布Model系列原型車“碰瓷”特斯拉,意在為後者代工。雖然包括郭台銘等富士康高層也曾多次喊話,並公開表露代工意願,卻始終並未得到特斯拉任何回應。近期,小米汽車也傳出宣召代工的傳聞,但傳聞對象也不是此前有代工合作基礎的富士康而是北汽。

除了小米之外,富士康的手機代工客戶中,包括蘋果、魅族、OPPO、VIVO均被傳有意布局電動車,而對於富士康來說,最有代工潛能的或許就是蘋果。按照業內預計,蘋果汽車將在2024年前後上市,但相較於富士康,現代、麥格納或更有可能成為蘋果首選,此前,後者均已與蘋果傳出緋聞。

由於代工業務遲遲沒有打開局面,富士康的電動車業務發展進度已經落後於管理層預期。2021年,劉揚偉曾在鴻海科技日上公開表示,富士康的代工目標是,2025年,全球10%的電動汽車將會採用富士康的設計、部件、机械零件或軟件,去年10月,劉揚偉已經將這一市場目標下調至5%。

https://www.tmtpost.com/6402915.html